“一家去年还在亏钱的金矿公司,今年突然单季度狂赚6个亿,你猜发生了什么?” 看到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这份2025年一季报,连老矿工都得扶稳安全帽——净利润同比暴涨423%至8600万美元(约6.1亿人民币),收入飙到2.73亿美元,增幅351%!这哪是挖矿,简直是掘金机成精了?
一、双矿联动:左手铜矿印钞,右手金矿避险
1. 甲玛铜矿:成本归零的“印钞机”
产量暴增704%:去年停产整改的西藏甲玛矿,今年满血复活!铜产量从2093吨猛增到1.69万吨,直接把收入顶到1.94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71%)。
成本魔幻归零:靠黄金、白银等副产品收益抵销后,铜现金成本竟压到 -0.05美元/磅(相当于白挖还倒贴钱)。说白了,卖铜是净利润,卖副产品是纯利润!
技术狠活:砸330万美元搞选矿工艺升级,金属回收率提高5%-8%,连矿渣都能榨出油。
2. 长山壕金矿:躺赚金价红利
产量不够,涨价来凑:黄金产量同比只涨37%,但架不住金价飙升36%(2886美元/盎司),销售额反倒创了历史新高!
成本硬伤变“铠甲”:现金成本1062美元/盎司(行业平均1200美元),金价涨的每一块钱都是纯利缓冲垫。
二、现金流逆转:从“输血”到“造血”的惊天逆转
去年一季度还倒贴720万美元现金流,今年直接爆赚1.435亿美元!秘诀就两条:
应收款加速回收:客户打款比矿车跑得还快;
应付账款拖长周期:跟供应商“商量”晚点结账,手里现金多囤一个月能生多少利息?
对比同行更扎心:国内珠宝龙头“中国黄金”(600916)一季度净利润暴跌63%,而中金国际靠挖矿实现现金流自由——这就是资源商和零售商的本质差距。
三、隐忧暗涌:狂欢背后的资源倒计时
别被亮眼财报冲昏头!翻开家底,两个矿山的命运截然不同:
长山壕金矿:只剩3年寿命
地上黄金储量仅52万盎司,按年采10万盎司的速度,2028年就得熄火。更扎心的是,2025年产量指引还降了20%(2.4-2.6吨),井下勘探迟迟没突破——露天矿挖完就失业?
甲玛铜矿:扩产卡在尾矿库
虽计划2027年把日处理量从3.4万吨提到5万吨,但新尾矿库建设进度成关键。万一延期,产能天花板直接锁死!
四、估值分裂:PE 6.3倍 vs 市销率3.73倍
市场对中金国际的争议全写在估值里:
PE仅6.3倍(港股同业平均10倍+),便宜得像捡漏;
市销率却高达3.73倍(同业1.02倍)——分歧点很直白:
乐观派信它能靠甲玛矿续命10年;
悲观派怕长山壕枯竭后业绩塌方。
五、个人观点:赌资源还是赌管理?
作为一个看过无数矿企起落的老观察员,我对中金国际的判断就两句:
短期看铜,长期看命!
铜价+成本控制仍是2025年王牌:全球电网投资和新能源需求托住铜价,甲玛矿的“负成本”模式还能吃一年红利;
资源接续是生死线:若2026年前长山壕井下探矿无果,或甲玛尾矿库延期,股价分分钟打回原形。
建议小白盯死两个信号:
每月金铜价格走势(纽约COMEX+伦敦LME);
公司季报里“勘探进展”栏目——没新增储量就得警惕!
挖矿和炒股其实一个道理:表面拼谁镐头挥得猛,本质赌谁眼光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