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黄金企业的“业务纯度”到底是什么?
“都说买黄金要认纯度,可企业也有‘纯度’指标?”——这里说的业务纯度,指的是黄金开采、冶炼等核心黄金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比例越高,说明企业越“专注挖金”,金价涨跌对业绩影响越大。
2025年最新数据曝光:
- 湖南黄金黄金业务占比92%,稳坐A股黄金股“纯度王”;
- 四川黄金更绝——黄金收入占比100%,堪称“纯金标的”。
简单说:业务纯度越高,股价和金价挂钩越紧!
🏭 二、湖南黄金92%纯度:锑金共生才是杀手锏
1. 黄金为主,锑钨助攻
- 黄金收入占92%:2024年黄金业务收入176.8亿元,锑、钨合计仅占8%;
- 自产金仅5吨,冶炼金撑场:2024年产金48吨中,43吨是外购矿冶炼加工,赚的是“手艺钱”;
- 锑才是利润引擎:锑业务毛利率41%,远超黄金的5%,光伏玻璃需求爆发让锑价三年涨了70%。
明面上卖黄金,暗地里锑在养家!
2. 资源卡位:平江金矿改写未来格局
- 144吨黄金储量:主力矿区沃溪、黄金洞面临枯竭,但2025年平江特大金矿(储量1000吨)启动勘探,2026年投产后自产金量将翻倍;
- 全球锑矿龙头:占全球锑供应18%,光伏玻璃阻燃剂必须用锑,需求缺口高达3.2万吨。
未来十年,湖南黄金的标签可能是“锑王”而非“金王”!
⛏️ 三、四川黄金100%纯度:极致纯粹的背后暗藏隐忧
1. 100%黄金收入从哪来?
- 金精矿收入占比99.86%:2024年营收6.4亿元几乎全来自卖金矿,尾矿渣收入仅88.5万元;
- 资源量仅45吨:对比紫金矿业3000吨储量,四川黄金的矿只够挖8年。
极致专注的另一面——抗风险能力脆弱!
2. 致命短板:没矿了怎么办?
- 自给率暴跌:2024年自产金仅0.1吨,同比暴跌75%,被迫外购合质金加工;
- 转型锰业求生:2025年电解锰产量8.25万吨,毛利率24.37%,比挖金更赚钱。
当100%纯度靠外购矿支撑,所谓“纯金企业”已名不副实!
📊 四、其他巨头的纯度真相:谁在挂羊头卖狗肉?
企业 | 黄金业务占比 | 真实底色揭秘 |
---|---|---|
紫金矿业 | 58% | 铜矿收入占42%,塞尔维亚铜矿里白捡黄金 |
山东黄金 | 89% | 海外并购加纳矿,成本350元/克赌长线 |
赤峰黄金 | 74% | 老挝矿成本150元/克,国内矿当备胎 |
结论:
- 纯度>90%的只有湖南、四川黄金——一个靠锑反哺,一个靠外购续命;
- 紫金、赤峰“纯度不足但更健康”:铜、锂布局对冲金价波动风险。
⚠️ 五、纯度越高≠越值得投资!三大陷阱要警惕
-
资源枯竭型(如四川黄金):
- 储量仅45吨,2025年自产金跌至0.1吨,股价全靠并购传闻支撑;
- 对策:盯住集团资产注入进度,没资源增量立刻撤退。
-
加工贴牌型(如湖南黄金冶炼金):
- 外购矿冶炼毛利率仅5%,金价跌3%就能吞噬利润;
- 对策:关注平江金矿投产进度,自产金比例升到30%才有戏。
-
概念炒作型(某些“纯度100%”小矿企):
- 矿区实际储量不足10吨,却宣称“专注黄金”,年报暗藏贸易业务灌水;
- 对策:查财报附注“其他业务收入”,超过5%的纯度宣传都是泡沫!
🔮 个人观点:纯度是起点,资源与技术才是终点
作为观察者,我认为投资者该看透三点:
- 纯度只是“人设”:
- 四川黄金100%纯度却资源枯竭,不如紫金58%纯度+3000吨储量有底气;
- 稀缺资源捆绑才是王道:
- 湖南黄金“金+锑”模式才是未来——光伏用锑需求年增12%,利润空间比黄金更大;
- 警惕“伪纯度”企业:
- 某些企业把黄金贸易计入主业,伪装高纯度,实际毛利率不到1%!
记住:黄金企业的真实价值不在财报的“纯度数字”,而在矿井深度与技术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