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于金价10%=假货?2025新骗局:钨包金连仪器都难测!

来源:查金价 更新时间:2025-07-15 11:12:01



​金店老板的噩梦:一块“真金”骗走34万!​

2025年5月,宁波某典当行李老板收下一批“足金999”首饰,抵押价低于当日金价15%。几天后他撕开金层,内部竟是灰白色的钨金属!类似骗局全国频发:江苏两名骗子用“金包钨”手镯诈骗14万元,被判刑三年半。更可怕的是——​​这种假黄金能逃过光谱仪、磁铁甚至火烧检测​​,连银行都曾中招。

低于金价10%=假货?2025新骗局:钨包金连仪器都难测!


​为什么钨包金成了造假者的“核武器”?​

​密度陷阱​​:黄金密度19.32g/cm³,钨密度19.25g/cm³,差值仅0.07!普通秤重根本无法分辨。
​技术升级​​:
→ ​​镀金层纳米化​​:表面镀0.01mm真金,光谱仪扫不出内部钨芯(仅测表面5微米);
→ ​​结构障眼法​​:钨条不放在金块中心,而是环绕四周或局部镶嵌,避开常规剪断检测位点;
→ ​​证书造假产业链​​:5元定制“NGTC真证书”,扫码跳转山寨官网。

​血淋淋的教训​​:
上海罗女士的“足金手镯”戴两年后生锈,剪开发现铜锌合金内芯,但原始证书显示“AU999”。


​低于金价10%=假货?价格陷阱的三大信号​

  1. ​直播间“放漏价”​
    主播嘶吼“399元/克!仅限3小时!”(当日金价530元/克),背景摆着“周XX品牌授权书”。消费者收货才知:
  • 证书是PS的,扫码进入虚假查询页;
  • 所谓“越南沙金”实为铜锌合金,成本不足真金10%。
  1. ​抵押回收的“快闪客”​
    骗子专挑典当行下手,借口“急用钱”抵押金饰:
  • 拒绝破坏性检测(称要赎回);
  • 用强磁铁、火烧均无异常(钨弱磁性、耐高温)。
  1. ​银行都踩坑的“钨金理财”​
    犯罪团伙伪造“俄罗斯钨金”概念,声称“稀有金属,抵押价仅黄金1/10”。实际用镀金钨条骗贷,单案涉案超110亿元。

​破局!四招撕开钨包金画皮​

​1. 密度测试法:黄金的“体重秤”​

工具:电子秤+量杯(装水)
步骤:
① 空气中称金饰重量(例:30克);
② 悬吊浸入水中称重(例:1.5克);
③ 密度=空气中重量÷水中失重:真金≈19.3,钨≈19.25(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 暴力剪切:最笨却最有效​

  • ​重点剪焊点、扣头​​:假货常在衔接处藏钨芯;
  • ​看截面颜色​​:真金内外赤黄均匀,钨芯呈水泥灰(掺铱则发蓝灰)。

​3. 超声波探伤:给黄金做“B超”​

专业设备发射高频声波:

  • 真金回声均匀;
  • 钨包金出现声波阻隔带(因金钨声速差异)。

​4. 熔炼检测:终极审判​

将金饰高温熔化成液:

  • 真金冷却后呈耀目金球;
  • 钨因熔点极高(3422℃)不融化,悬浮金液表面如灰色杂质。

​2025买金防坑指南:三要三不要​

​要做的​​:
✅ ​​查钢印细节​​:真“足金999”激光刻印深度均匀,假货常有毛边(用手机放大镜看);
✅ ​​认区块链溯源​​:六福等品牌启用芯片身份证,生产流程全链可查;
✅ ​​超20克必复检​​:送省级检测机构做破坏性检测(费用约150元)。

​不要做的​​:
❌ ​​贪直播间“特供金”​​:某299元爆款手镯实际成本30元;
❌ ​​轻信“无损回收”承诺​​:宁波典当行因拒剪金饰被骗万元;
❌ ​​投资“钨金”概念​​:根本不存在高价值钨金,全是诈骗话术。


​个人观点:价格是照妖镜,贪婪是催化剂​

在珠宝行业十年,我见过太多“捡漏变踩坑”的悲剧。​​低于大盘价10%的黄金,99%是骗局​​——国家珠宝质检中心主任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但更深层的问题是:当金价冲破600元/克,骗子比黄金还多时,​​消费者对“低价”的执念,反而成了造假产业的温床​​。

​独家数据​​:

  • 2025年加盟店抽检不合格率飙升至8.3%(周六福);
  • 光谱仪误判钨包金的概率高达37%,但密度法+剪切法误判率仅0.8%。

当一块金属需要熔炼才能验明正身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黄金市场的信任危机,终究要靠“不贪便宜”的常识来破局​​。

注:以上价格仅供参考,实际价格以交易价格为准。

每日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