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足金本质是黄金的一种,其含金量不低于999‰(即99.9%),属于高纯度黄金范畴。但需注意:2016年起国家已取消“千足金”命名,统一将纯度≥990‰的黄金称为“足金”**。以下是2025年消费者必须掌握的真相:
一、国家标准的演变:为何“千足金”名称消失?
-
政策调整依据:
- 2016年5月4日实施的《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强制要求,所有纯度≥990‰的黄金只能标注为“足金”,禁用“千足金”“万足金”等名称。
- 原因在于:
- 工艺与纯度的矛盾:千足金首饰因禁用焊料(焊料纯度通常≤98%),导致款式单一;若强行制作复杂款式,实际纯度可能不达标(抽查显示87%含焊点首饰仅达足金标准)。
- 消费者误导风险:商家炒作“万足金”(999.9‰)等概念,每克加价10-20元,但肉眼无法区分990‰与999.9‰的差异。
-
2025年市场现状:
- 99.9%的黄金只能标注为“足金”,但部分商家仍用“999金”“Au999”等旧称宣传,需警惕营销话术。
二、999足金 vs 足金 vs 万足金:关键差异
类型 | 含金量 | 国标地位 | 工艺限制 | 市场现状 |
---|---|---|---|---|
足金 | ≥990‰ | 唯一合法命名 | 可安全使用焊料,款式多样 | 主流产品,价格透明 |
999足金(旧称千足金) | ≥999‰ | 已取消 | 无焊料工艺,款式简单 | 少数品牌沿用旧称,需核对实际纯度 |
万足金 | ≥999.9‰ | 非国标 | 完全无焊料,工艺复杂 | 属企业自创概念,溢价高 |
💎 个人观点:高纯度≠高价值!
万足金溢价缺乏合理性——回收时999‰与999.9‰价格差仅0.1元/克,但首饰售价差可达20元/克,普通消费者无需为微小纯度差买单。
三、辨别黄金纯度的5个实操技巧(新手必看)
-
看印记与证书:
- 正规产品刻有“足金”“Au990”或“Au999”(后者需附检测证书),若标“万足金”即违规。
- 证书需含CMA认证机构编号,如“京检”“国检”。
-
简易物理测试法:
- 掂重量:黄金密度19.32g/cm³,同体积比银重40%,比铜重1.2倍,手感沉甸甸即真。
- 划硬度:纯金软,指甲可划出浅痕(K金、镀金则硬)。
- 听声音:真金坠地声闷无回音,假黄金声音清脆。
-
专业检测优先:
- X荧光光谱仪(无损)可快速测纯度,大型金店提供免费服务。
四、2025年购金避坑指南
- 拒绝“纯度溢价”:
不买标榜“万足金”“十万足金”的产品,认准“足金”字样+实际纯度检测值,避免为噱头多付30%工费。 - 工艺选择优先级:
- 日常佩戴:选足金(990‰),硬度稍高不易变形,支持镶嵌、镂空等设计。
- 投资保值:金条、金锭优于首饰(工费低、纯度透明),推荐银行或交易所认证的AU9999金条(纯度99.99%)。
- 复检维权渠道:
若怀疑纯度不符,送检省级珠宝质检站(如“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凭报告可要求退一赔三。
五、行业真相:为何不必迷信999足金?
黄金首饰的核心价值是装饰,非纯度! 国家取消千足金命名,正是为终结行业盲目攀比纯度的乱象。当品牌用“999”宣传时,请反问:
- 工艺能否保证整体纯度≥999‰?(焊点部位必然降纯)
- 设计美感与佩戴舒适度是否被牺牲?
- 每克溢价是否远超金料成本?
数据佐证:金饰加工中,0.2克焊料即可让10克“千足金”降至995‰——追求极致纯度反易落入纯度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