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关税令,金价跳涨1%!”就在上周,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又向22国发出税率最高50%的“贸易战通牒”。消息一出,黄金瞬间冲上3340美元,单日涨幅创下三周新高。关税政策为何总能让金价“平地起飞”?普通人现在该追涨还是观望?
一、关税炸弹连环爆:特朗普的“八月风暴”时间表
特朗普这次的关税攻势,堪称“无差别打击”:
7月7日:对日、韩等14国加征25%-40%关税,剑指汽车、电子产业链;
7月9日:再对巴西、菲律宾等8国开火,巴西税率高达50%;
7月10日:突然狙击加拿大,35%关税8月1日生效,连木材、原油都不放过。
更狠的是放话:“所有未谈判国家,统一征收15%-20%关税!”欧盟本周也可能收到“最后通牒”。说白了,这就是一场全球贸易的“高压游戏”——用关税倒逼各国让步。
二、金价1%暴涨背后:三股力量紧急“避险”
1. 机构跑步入场,对冲“滞胀炸弹”
华尔街最怕的不是衰退,而是关税引发的滞胀——经济停滞+物价飞涨。
美国铜进口关税飙到50%,工业金属全线涨价;
加拿大木材关税推高美国新房成本,通胀压力火上浇油。
黄金成了“保险箱”:对冲基金单日增持黄金期货超10万盎司,硬生生把金价推高1%。
2. 央行“暗度陈仓”,8个月狂买2298吨黄金
别只看散户!央妈才是黄金的“定海神针”:
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6月又扫货2.18吨,总储备达7390万盎司;
全球95%央行放话:未来一年继续买金!新兴市场尤其积极。
逻辑很简单:特朗普关税战削弱美元信用,各国急囤黄金“防脱钩”。
3. 散户跟风追涨?小心美元“截胡”
普通投资者别光看黄金涨!美元也在同步走强:
美联储官员放风“7月可能不降息”,美元指数逼近105关口;
黄金以美元计价,美元涨1%,金价往往跌0.8%。
这就是为啥金价冲上3340美元又回落——美元和黄金的“跷跷板”从未停歇。
三、现在入场晚不晚?三类人策略天差地别
1. 短线投机客:紧盯两个“爆破点”
8月1日:关税是否落地?若实施,金价或冲3400美元;若延期,可能暴跌回3300;
7月16日美国CPI:通胀若超预期,美联储降息概率降→美元涨→黄金承压。
操作口诀:事件前轻仓,确认方向再加码!
2. 长线投资者:下跌就是“捡便宜”
别看短期波动!三大长线逻辑纹丝不动:
美国“大美丽法案”狂撒4.1万亿美元,债务/GDP将达127%→长期利好黄金抗通胀;
全球去美元化加速,央行购金至少持续5年;
金价若回撤至3120美元(5月低点),闭眼加仓。
3. 首饰刚需族:巧用“关税时间差”
买金镯子别急!关税落地前金价往往虚高:
国内首饰价仍挂998元/克(周大福牌价),但国际金价折算仅785元/克;
等8月关税落地后1周:若金价回调,品牌店可能跟跌工费。
四、个人观点:黄金的“矛盾游戏”与普通人破局点
特朗普的关税战术,本质是用短期混乱换长期筹码——吓唬市场推高美元,逼各国重回谈判桌。但对黄金而言,这恰恰暴露了它的“矛盾体质”:既是避险资产,又是政策博弈的“人质”。
普通人的机会在于三点:
别被“暴涨暴跌”带节奏。历史证明,关税引发的金价跳涨平均持续7天,之后回吐50%涨幅。
学会“买在分歧”。当媒体狂炒关税战时(比如现在),反而是部分获利盘撤退时;等话题冷却但央行仍在默默囤金,才是逐步建仓窗口。
认清黄金的真实角色。它既不是“暴富工具”,也不是“保险柜”,而是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占比建议控制在总资产的5%-10%,再多就变赌博了。
最后一句大实话: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终会变成两党谈判的筹码;但美元信用裂缝和全球囤金潮,却是十年难逆的大势。普通人买金,与其赌政策,不如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