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盛豪赌3700美元:底气从何而来?
2025年7月14日,高盛再次确认年底金价3700美元/盎司的目标,较当前3261美元高出13.5%。支撑这一预测的三大核心逻辑是:
央行购金狂潮: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扫货244吨黄金,中国连续8个月增储至2298吨,且允许保险公司配置黄金(潜在需求280吨);
衰退风险对冲:高盛评估美国未来12个月衰退概率达45%,若成真将触发黄金ETF资金激增;
美元信用裂缝:特朗普关税政策削弱美元地位,美元指数跌至2022年以来新低。
关键矛盾点:高盛预测隐含央行月均购金80吨,但4-5月实际仅12吨/20吨,能否持续存疑。
二、三大推手的现实检验:撑得起3700美元吗?
✅ 央行购金:真金白银还是昙花一现?
中国托底力度:6月中国仅增持2.18吨,创8个月最低,释放控成本信号;
新兴市场接力:沙特计划将黄金储备提至外汇储备10%,土耳其、波兰等国加速囤金;
潜在天花板:央行购金占全球年产量60%,若金价突破3500美元,购金量或骤减。
✅ 衰退风险:数据与市场的博弈
就业悖论:6月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美联储7月降息概率从78%→40%,削弱短期避险动力;
ETF资金动向:二季度全球黄金ETF净流出123吨(创三年新高),散户获利了结压制涨势。
✅ 美元弱势:特朗普是敌是友?
关税双刃剑:8月1日加拿大35%、巴西50%关税若落地,短期推升避险情绪,但长期可能引发通缩压制金价;
债务炸弹:美国日付国债利息72亿美元,但若发债规模突破4.1万亿,美元崩盘反而利好黄金。
三、机构博弈:3700美元是共识还是孤勇?
机构 | 目标价 | 核心逻辑 | 风险提示 |
---|---|---|---|
高盛 | 3700美元(年底) | 央行购金+衰退避险+美元走弱 | 央行需求不及预期 |
瑞银 | 3500美元 | 中国保险资金入市(潜在2000亿) | ETF流出抵消利好 |
花旗 | 2500-2700美元 | 技术性抛压+美元反弹 | 看空幅度过大遭市场质疑 |
汇丰 | 3100-3600美元 | 震荡区间内波动 | 缺乏突破动能 |
极端情境:高盛称若央行购金飙至110吨/月+经济衰退,金价或冲4500美元,但概率低于15%。
四、普通人的机会:现在该押注还是观望?
策略1:紧盯两大政策节点
9月18日美联储议息:若降息超50基点,立即加仓黄金ETF(如518850);
8月1日关税落地:冲突升级则做多,缓和则减仓。
策略2:成本线附近分批囤金
银行金条:工行实时价785元/克,接近中国央行成本价750元/克,下行空间有限;
关键操作:跌破760元/克(国际金价3300美元)时分批建仓,每跌20美元补仓一次。
策略3:对冲组合防黑天鹅
黄金+美债套餐:60%资金买黄金ETF,40%买TLT(20年期美债ETF),波动率比纯黄金低18%;
止损铁律:COMEX金价破3200美元止损,反弹至3500美元分批止盈。
个人观点:黄金是“慢牛”而非“疯牛”
十年宏观交易员的冷思考:
3700美元能否兑现,取决于央行与散户的“默契”——前者要持续买,后者别提前跑!
数据锚点:全球债务规模36.9万亿美元,只要这个雪球在滚,黄金的避险价值就不会消失;
核心预判:
乐观情景:若9月降息+特朗普关税引爆冲突,年底冲3700美元概率60%;
悲观情景:若美联储推迟降息+央行购金骤减,金价或回踩3000美元(但概率仅20%);
操作忠告:
别梭哈杠杆产品(50倍杠杆黄金合约波动2%即爆仓);
拿住实物金条(银行金条回购折损仅2%,比金店首饰少亏13%);
仓位≤20%(活下来才能吃到下一波央行购金潮)。
最后甩个王炸数据:
全球央行2250吨购金中,73%来自新兴市场——当大国用真金白银投票时,普通人最好的策略是“跟庄不猜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