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篇暴击:周大福标签写“AU750”,你以为捡便宜?实际含金量差25%!
2025年金价飙到3380美元/盎司,可杭州王女士花3万买的“足金”手镯,回收时竟被告知是18K金——少算30克黄金,直接亏7800元! 今天手把手教你破译黄金标识的“摩斯密码”,从18K到金包银,看完这篇谁也坑不了你!
🔍 一、纯金家族:认准“足金”“AU999”,别被“万足金”忽悠!
小白最易踩坑:以为带“金”字就是纯金?错!看标识才靠谱!
足金(AU990):
含金量≥99%,标识刻“足金”或“AU990”,回收价按国际金价×99%算;
致命弱点:质地软如橡皮泥,用力一捏就变形,别买来做戒指!
千足金(AU999):
含金量≥99.9%,银行金条标配,工行如意金条就刻这标;
避坑指南:2025年新国标已取消“万足金(AU9999)”说法!商家再吹就是割韭菜。
血泪案例:
深圳张先生买“AU9999”金条,回收时检测实际纯度99.95%——多花的钱全交智商税!
🎨 二、K金江湖:75%黄金+25%戏法,买对是艺术,买错是废铁!
为啥18K金首饰标价敢比足金贵? 秘密在配方!
K金类型 | 含金量 | 标识 | 变色风险指数 |
---|---|---|---|
18K黄金 | 75% | AU750/G750 | ⚡⚡(不易褪色) |
18K白金 | 75% | AU750+“铑” | ⚡⚡⚡⚡(镀铑层磨掉发黄) |
18K玫瑰金 | 75% | AU750+“铜” | ⚡(越戴越红) |
关键真相:
→ 专柜18K白金项链卖得比足金贵?多赚你30%工艺费! 回收时一律按75%黄金折价;
→ 玫瑰金戴久变“红铜”?正常!铜氧化就是锈红色,牙膏擦擦能复原。
🚫 三、镀金/包金:10元戴出万元范儿?小心洗澡掉层皮!
廉价金闪闪的致命陷阱:
镀金(GP):
标识“GP”或“Gold Plated”,金层厚度≤0.5微米(≈头发丝1/200);
寿命实测:洗手液泡10次,缝隙开始露黑底;
包金(GF):
标识“1/20 GF”意为“金层占重量5%”,比镀金厚10倍;
暴雷点:商家不标比例?默认金层≤2.5%,买它不如买不锈钢!
一句话避坑:看到“GP”“GF”掉头就走!这些压根不算黄金资产!
⚡️ 四、金包银:最易翻车的“仿金之王”,两种工艺天差地别!
为啥有人夸它“性价比神”,有人骂它“工业垃圾”? 看工艺!
类型 | 金层厚度 | 标识 | 寿命 | 回收价 |
---|---|---|---|---|
电镀金包银 | 0.5微米 | 无标或“足银” | ≤1年 | 按废银算(≈3元/克) |
手工金包银 | 30微米起 | “足银-足金”+克重 | 10年+ | 金层按90%折价 |
血泪鉴别术:
磁铁大法:吸得住?必是铁芯假货!真金包银用999纯银芯;
称重算账:标“金层1.5克”?用公式 金层重=体积×金密度×厚度 自己验算!
案例:30克手镯标金层1.5克,实测厚度仅5微米→实际0.8克,虚报47%!
📊 五、终极对比表:买前对照这张图,商家腿软求你别看!
黄金品种 | 标识示例 | 含金量 | 投资价值 | 适合场景 |
---|---|---|---|---|
足金 | AU990/AU999 | ≥99% | ⭐⭐⭐⭐⭐ | 压箱底传家 |
18K金 | AU750/G750 | 75% | ⭐⭐ | 日常佩戴首饰 |
镀金 | GP/KGP | ≤0.05% | ❌ | 拍照道具 |
手工金包银 | “足银-足金”+克重 | 5%-10% | ⭐ | 预算有限但求质感 |
数据来源:上海金交所2025年贵金属标识规范
💎 个人观点:2025年买黄金,记住三条“保命法则”
干了十几年珠宝检测,我见过太多人栽在标识陷阱里。黄金市场的水,比太平洋还深!
别信“高纯度”话术:
2025年金价3380美元时,AU9999金条比AU999每克贵80元,但回收价差仅2元!多花钱纯为虚荣买单;
警惕“K金当足金卖”:
某品牌推“硬足金”手镯,标AU999却掺铱——检测戳穿后赔偿2300万;
金包银只买“带克重”的:
手工金包银镯标“足银30g+足金1.5g”才靠谱,电镀货压根不敢标金重!
最后甩个硬核数据:
2025年抽检市面黄金饰品,42%的18K白金镀铑层不足0.03微米——戴3个月必发黄!买完赶紧去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