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之前,你得先做这几件事,不然白跑一趟
别想着揣着黄金就往店里冲,先在家做足准备,能少走不少弯路。我姐当时就是啥也没准备,到了店里被问得一愣一愣的。
首先,你得自己先瞅瞅手里的黄金是啥样的。比如有没有吊坠、手链上的小珠子啥的,这些零碎的最好自己先摘下来,不然到了店里,商家可能说 “这些不是纯金的,得分开算”,到时候麻烦。我姐那项链上有个小玉石吊坠,幸好提前摘了,不然还得跟商家掰扯。
然后,最好自己在家称个体重。不用多精确,找个厨房秤啥的就行,记个大概数。我姐就是在家称了是 12.3 克,到店里商家称的 12.2 克,差得不多,心里就踏实。要是差太多,你就有理由让他再称一遍。
还有发票,有就带上,没有也别慌。我姐那项链是十年前买的,发票早没了,商家也收,就是问得细了点,比如 “在哪买的”“戴了多久”。不过话说回来,有发票总比没有强,至少能证明这黄金是你自己的。
到了店里,第一步一般是 “看货”,不是直接称重
你以为到了店就直接上秤?其实不是。大部分商家会先拿过去瞅半天,看看有没有印记。比如项链扣上可能刻着 “999”“18K” 啥的,这能看出纯不纯。我姐那项链上刻着 “999”,商家一看就说 “这是足金的,按足金价算”。
要是你的黄金上没印记,商家可能会多问几句,比如 “是不是祖传的”“有没有修过”。我当时就想,这问这么多干啥,后来才明白,他们是怕收到假货或者改过的金子。虽然问得多,但总比稀里糊涂收了假货强,对不?
不过也有商家不看印记,直接说 “先称称看”,这时候你就得留个心眼了。我姐后来又去问了一家,老板拿起项链就往秤上放,我赶紧拦住说 “先看看印记呗”,老板才慢悠悠地翻过来瞅了瞅。
称重和验金,这俩步骤挨着来,但顺序可能不一样
有的店是先称重再验金,有的是先验金再称重,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你得盯着。
称重的时候,商家一般会用电子秤,放上去数字跳几下就稳定了。这时候你得看清楚数字,别让他用手挡着。我姐那家店的老板挺好,还把秤往我们这边推了推,说 “你自己看,12.2 克,跟你说的差不多”。要是遇到那种秤特别小,或者数字模糊不清的,你可以要求换个秤,或者换家店。
验金最常见的是火烧,拿个喷枪对着金子烧。我姐那项链烧的时候,火苗呼呼的,吓得她赶紧往后躲。烧完之后,老板用镊子夹起来说 “你看,没变黑,还是黄的,纯金的就这样”。要是烧完变黑了,商家可能会说 “这纯度不够啊”,这时候你别慌,让他再烧一次,或者换个方法验。
至于那种用机器验的,就是把金子放进去,过一会儿出个单子,上面写着纯度多少。具体这机器是咋测出来的,我也说不清楚,可能里面有啥技术吧,反正看着挺高级。
报价的时候,别光听 “一克多少钱”,得问全了
验完金、称完重,就该说价了。商家会说 “今天足金回收价是 410 一克”,这时候你得追问:“这价是到手价不?有没有其他费用?”
我姐那家店老板说 “没其他费用,12.2 克乘以 410,就是 4992 块,一分不少”。但另一家店就不一样,报价 415,却说 “得扣 1% 的损耗”,算下来 12.2 克就少了 50 多块,还不如 410 的划算。
还有的商家会说 “按今天国际金价算”,你可别信他说的 “国际金价” 就是你手机上看的那个数。我当天早上看的国际金价是 420,商家说 “我们按 410 收,差 10 块是手续费”,这还算实在,就怕他给你看的是昨天的高价,实际按今天的低价算。
最后一步是 “成交”,但钱到账了才算完
你同意价格了,商家就会问你 “怎么收款?微信还是银行卡?” 一般都是当场到账,我姐选的微信,老板扫了她的码,不到一分钟就收到了,还让她看了一眼转账记录。
这时候商家可能会问 “这金子要不要剪了?” 要是你的黄金是完好的首饰,想留个念想,就说 “不用剪”,大部分商家也不会强求。我姐那项链是断了的,就让老板剪了,反正也戴不了了。
成交后,最好让商家开个收据,写上 “黄金回收,多少克,多少钱”,万一后面有啥问题,还有个凭证。我姐当时没要,我说 “开一个吧,省得忘了”,老板就找了张纸写了,虽然字不好看,但信息都齐了。
流程走完了,我再叨叨几句自己的想法
其实黄金回收流程不算复杂,就是 “看货 — 称重 — 验金 — 报价 — 成交” 这几步,但每个环节都可能藏着小坑。我觉得最关键的是 “盯紧了”,别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的金子,卖多少钱都是辛苦钱。
至于那种特别复杂的流程,比如还要登记身份证、拍照啥的,我姐没遇到过,可能不同区的店要求不一样。有的店说 “超过 50 克要登记”,有的说 “不管多少都不用”,这具体是为啥,我也不太清楚,可能跟规定有关吧。
总的来说,只要你前期准备做足了,到了店里多问几句,盯着称重和验金,一般都不会出啥大问题。要是遇到让你不舒服的商家,别犹豫,换一家就是,重庆回收黄金的店多着呢,总能找到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