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因素一:信心是 “行动开关”,黄金顶多算 “备用电池”
你琢磨琢磨,就算你手里攥着一堆黄金,要是没信心,敢不敢用它干事?
就拿创业来说吧,俩年轻人,小王和小李,手里都有 10 万块启动资金。小王总觉得 “现在生意不好做,万一赔了咋办”,钱攥在手里,天天研究银行存款利率,结果一年过去了,钱还是那 10 万,通胀一来,其实还贬值了。小李呢,觉得 “就算难,试试总能学到东西”,拿着钱开了家社区便利店,刚开始确实磕磕绊绊,进货不对路、客源不稳定,但他总琢磨 “明天肯定比今天好”,慢慢调整进货品类,搞起了送货上门,一年下来不仅没赔,还赚了 3 万。
你看,小王的黄金就像没按开关的备用电池,一点用没发挥;小李的信心就是那个开关,就算电量(资金)不算满格,也能让机器转起来。生活里这样的事儿太多了,有人拿着拆迁款不敢投资,有人揣着退休金不敢尝试新事物,不是黄金不够,是没信心按下行动的按钮。
关键因素二:信心能 “滚雪球”,黄金只会 “越花越少”
黄金这东西,花一块就少一块,就算升值,也得有人才愿意买才行。可信心不一样,它能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我老家有个镇子,以前就靠种玉米过日子,大家都觉得 “咱这地也就这样了”。后来来了个农业技术员,说 “咱这土适合种草莓,就是得搭大棚,有点风险”。刚开始没人敢试,有个叫王大叔的,觉得 “技术员说的有道理,大不了赔了再种玉米”,就先搭了两个棚。第一年草莓收成不错,赚了钱,旁边几户人家一看,“他能行,咱也试试”,也跟着种。现在那个镇子成了有名的草莓基地,不光卖鲜果,还搞采摘园,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你说这不是信心滚出来的雪球吗?
要是当初王大叔没信心,大家都守着玉米地,就算手里有黄金,能有现在的日子?黄金顶多能让一家富,信心却能让一镇子人富,这差别可大了去了。
关键因素三:信心是 “粘合剂”,黄金可能是 “分离器”
你有没有发现,一群人要是有信心,劲能往一处使;可要是光盯着黄金,很容易各打各的算盘。
就说一个球队吧,要是队员们都觉得 “咱能赢”,传球的时候敢配合,落后的时候敢拼抢,就算技术差点,也有可能赢。可要是大家都想着 “这比赛赢了能分多少奖金”,谁都想自己进球拿功劳,不传球、不防守,就算个个都是球星,也容易输。
历史上这种事儿也不少,抗日战争那会儿,咱国家穷得叮当响,黄金储备少得可怜,可全国人都有 “肯定能把鬼子赶出去” 的信心,工人拼命造武器,农民送粮支援前线,战士们浴血奋战,最后不就赢了吗?这信心把亿万人粘成了一股绳,比多少黄金都管用。
关键因素四:危机里,信心是 “定海神针”,黄金是 “浮木”
遇到事儿的时候,黄金可能帮你撑一阵子,但撑多久?不好说。可信心不一样,它能让你在乱子里站稳脚跟。
2008 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好多国家银行里的黄金储备不少吧?可市场上还是一片恐慌,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大家都把钱存起来不敢花。这时候各国政府为啥要出台各种政策?不光是投钱,更重要的是给市场信心,告诉大家 “别慌,会好起来的”。后来经济慢慢复苏,靠的就是大家重新有了信心,敢投资、敢消费了。
要是光有黄金,大家都怕得不敢动,那黄金不就成了沉在水底的石头?一点用没有。
关键因素五:信心能 “造黄金”,黄金造不出信心
最根本的一点,黄金是死的,信心是活的,信心能创造出更多黄金,可黄金生不出信心。
你看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刚开始啥都没有,不就是凭着 “我能行” 的信心,一点点打拼出来的吗?马云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没人相信他能成,可他自己有信心,带着团队熬过来了,现在创造的价值比多少黄金都多。反观有些人,继承了一大笔钱,也就是有了不少 “黄金”,可没信心干这干那,整天吃喝玩乐,最后坐吃山空的也不少见。
这就像种地,信心是种子,黄金是肥料,有种子,加点肥料能长出庄稼;可光有肥料,没有种子,啥也长不出来,对吧?
可能有人会说:“那没钱啥也干不成,信心能当饭吃?” 这话也对,信心不是说让你饿着肚子瞎折腾,它得和实际条件结合。就像开车,黄金是油,信心是方向盘,没油开不动,没方向盘,有油也可能开到沟里去。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以前做点小生意赔了,手里剩点钱,整天唉声叹气,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钱也不敢动,日子越过越紧。后来有朋友拉他一起做社区团购,他一开始也怕,可朋友总鼓励他 “试试呗,就算不成也没啥损失”,他抱着 “死马当活马医” 的心态试了试,结果越做越好,现在比以前还红火。他自己都说:“那会儿不是没钱,是没信心,觉得钱花出去就没了,有了信心,才敢想办法让钱生钱。”
所以啊,信心这东西,真不是虚的,它能让你在有黄金的时候,把黄金用在刀刃上;在没黄金的时候,有勇气去挣黄金。黄金是看得见的财富,信心是看不见的财富发动机,你说哪个更重要?咱普通人过日子,别光盯着手里有多少 “黄金”,也得攒点 “信心”,这玩意儿才是能跟着你一辈子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