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懂 “报价” 里的猫腻,别被 “高价” 忽悠了
你去问回收价的时候,老板张口就说 “今天 450 一克”,你可别高兴太早。这里面可能藏着陷阱 ——很多商家会先报个高价吸引你过去,等你真要卖了,再找各种理由压价。
比如,他可能会说 “你这黄金纯度不够,得按 990 算”,或者 “上面有焊点,要扣损耗”。我邻居李阿姨就遇到过,一开始问的是 445 一克,到了店里,老板说她的手镯有划痕,每克得少 5 块,最后只给了 440。
那咋避免呢?很简单,打电话问的时候就多问一句:“这个价是到手价不?有没有其他扣费?” 最好让他在微信上把报价写下来,免得扯皮。还有,卖之前先查查当天的国际金价(手机上搜 “黄金价格” 就有),心里有个基准线,一般回收价比大盘价低 5-15 块都正常,太低了别卖,太高了反而要小心。
验金时别当 “甩手掌柜”,全程盯着准没错
验金这一步,最容易出幺蛾子。有些商家会趁你不注意,偷偷换你的黄金,或者用化学药水腐蚀一点下来,看着不起眼,几克就差几百块。
我有个朋友就差点中招,他把金项链给老板验,老板拿到里屋说 “用专业仪器测”,半天出来说 “纯度一般”,我朋友觉得不对劲,非要进去看,结果发现老板手里拿着个差不多的假项链,还好没被掉包。
所以啊,验金的时候你得记住:黄金千万别离开你的视线!不管老板说 “要放机器里测” 还是 “去清洗一下”,你都得跟着,或者直接说 “就在这儿验,我看着”。
常见的验金方法就是火烧,真黄金烧了还是金黄色,假的会变黑。不过话说回来,有些镀金的首饰,表面一层是真金,烧的时候也不容易看出来,所以最好让商家用两种方法验。至于那些说 “你的黄金有杂质,要扣钱” 的,你就让他指出来杂质在哪儿,拿放大镜给你看,别他说啥就是啥。
称重的 “小动作” 要警惕,自己先称称更稳妥
称重的时候,你以为商家只会用小秤少算几克?其实还有更隐蔽的 —— 比如把秤的单位调成 “钱”(1 钱≈3.125 克),却按 3 克算,10 克就少算 1.25 克。还有的秤没归零,上面放个小纸片,看着没重量,其实已经占了 0.1-0.2 克。
我建议你卖之前自己在家称一下,家里的厨房秤就行,虽然不一定特别准,但心里有个数。比如你在家称的是 10.2 克,到了店里称成 9.8 克,这就差太多了,肯定有问题。
还有个小技巧,你可以带个已知重量的东西,比如一枚一元硬币(约 6 克),让商家先称硬币,看看准不准,不准就换一家。别不好意思,这是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呢。
别被 “免费清洗”“以旧换新” 迷了眼
有些金店会说 “回收前免费给你清洗一下,看着干净”,你可别信!所谓的 “清洗”,可能就是用强酸泡,溶解掉表面一层黄金,洗一次少个 0.5 克很正常,看着亮了,其实亏了钱。
要是你想 “以旧换新”,更得算清楚。很多金店说 “旧金抵价,换新金只要补差价”,但新金的价格往往比市场价高不少,比如当天回收价 440 一克,他给你算 420 一克,新金却卖 480 一克,一进一出,你反而多花了钱。
我表姐就吃过这亏,她用 10 克旧金换了个 12 克的新金,补了 600 块,后来一算,新金的价格比外面贵了 30 块一克,其实亏了 200 多。所以啊,以旧换新前,先算清楚:旧金的回收价是多少,新金的售价是多少,补的差价是不是合理,别被 “免费换新” 的幌子骗了。
选对渠道少走弯路,不是越贵的店越靠谱
最后说说去哪儿回收。银行、品牌金店、典当行、路边小店,各有各的特点。
银行最正规,但大多只收自己卖的金条,首饰基本不收,而且要带齐发票、证书,流程也慢,适合手里有银行金条的人。
品牌金店(比如周大福、老凤祥)回收自家的首饰比较方便,价格也还行,就是手续费可能高点,每克比大盘价低 8-10 块。
典当行呢,啥都收,当天就能拿钱,适合急用钱的,但价格是真低,可能比大盘价低 15 块以上,而且有些典当行的秤不准,得小心。
路边的小金店,价格可能报得挺高,能还价,但风险也大,容易掉包、压价,除非你认识老板,不然最好别去。
我个人觉得,新手最好先去品牌金店问问,价格透明,套路少,虽然可能少赚点,但踏实。要是想多卖钱,就多跑两家,记着把黄金的重量、纯度记下来,每家报的价都对比一下,别嫌麻烦,几克的差价就够你跑这几趟的功夫钱了。
卖黄金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细心点,别被商家的花言巧语忽悠了。你想啊,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多注意这些细节,卖得放心,拿到手里的钱也多,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