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温泉这种 “含硫环境”,黄金最容易 “变脸”
前两年我带爸妈去海边玩,我妈戴着她的足金手镯,天天在沙滩上散步,还下海踩了踩水。回来没几天,她就发现手镯内侧有点发黑,不是那种油污的黑,是有点发乌的暗黑色,擦了好几遍都没掉。她急得不行,说 “这海水是不是把黄金给腐蚀了?”
后来我去金店问柜员,柜员说海边空气里有不少硫化物,海水里也可能有硫磺成分,这些东西跟黄金接触久了,可能会让黄金表面形成一层硫化物,看着就发黑。尤其是温泉,很多温泉水含硫量更高,我见过有人泡温泉戴金戒指,出来发现戒指有点发灰,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呢,这种发黑大多是表面现象,不是黄金本身变质了。拿软布蘸点肥皂水多擦几遍,或者去金店清洗一下,基本就能恢复光泽。但你要是不管它,让硫化物一直附在上面,时间长了可能就没那么好清理了。
厨房这个 “重灾区”,油污和调料都不是 “善茬”
要说对黄金色泽影响大的环境,厨房肯定得算一个。我婆婆戴的金耳环,天天在厨房做饭,煎炒烹炸样样来,半年下来,耳环明显没刚买时亮了,表面像蒙了一层灰,用纸巾擦只能擦掉点浮油,根本亮不起来。
后来我帮她用温水加了点洗洁精,用软毛刷轻轻刷了刷,再擦干,居然亮了不少。原来啊,厨房的油烟里全是油脂颗粒,这些颗粒会慢慢粘在黄金表面,形成一层油膜。这层膜平时看不出来,但积累多了,就会让黄金失去光泽,看着灰蒙蒙的。
除了油烟,厨房里的调料也可能 “捣乱”。比如酱油、醋这些带点酸碱性的,要是不小心溅到黄金上,没及时擦掉,可能会跟黄金表面的杂质起反应。我有次炖肉,金戒指蹭到了肉汤,忘了擦,第二天戒指上就有个淡淡的印子,还好及时用清水冲了,才没留下痕迹。
虽然黄金没那么 “娇气”,偶尔沾点油污调料没事,但天天在厨房 “泡着”,再好的金饰也经不住折腾啊。
空气污染,看不见的 “色泽杀手”
你可能没注意,城市里的空气污染,对黄金色泽也有影响。我之前在工业区附近工作过一段时间,戴的 18K 金项链,不到一个月就感觉没那么亮了,链扣处还有点发暗。后来换了个环境,项链就没那么容易变暗了。
查了些资料才知道,空气污染里可能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东西,这些气体跟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可能形成酸性物质,要是长期附着在黄金表面,尤其是 K 金,就可能让黄金失去光泽。18K 金里含的银、铜这些金属,对这些酸性物质更敏感,更容易被影响。
至于不同浓度的污染物对不同纯度黄金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查了不少资料也没完全弄明白,可能得专业的实验室检测才能说清。但有个简单的办法:在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尽量别戴金饰,或者回家后及时用清水擦一擦。
潮湿环境,间接让黄金 “失色”
南方的梅雨季,空气潮得能拧出水来,这时候你会发现,金首饰好像更容易 “发乌”。我闺蜜在南方上学,她说梅雨季戴金手链,总觉得手链黏糊糊的,没几天就没那么亮了,得经常擦。
其实呢,潮湿环境本身不会让黄金变色,但问题是潮湿的地方容易滋生霉菌,或者让空气中的灰尘、杂质更容易粘在黄金上。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就会让黄金表面变得粗糙,光泽自然就差了。而且,要是金饰接触了潮湿的布料(比如没晒干的毛巾),布料上的染料或杂质可能会蹭到黄金上,留下印记。
不过话说回来,潮湿环境的影响是可以避免的。梅雨季可以把不戴的金饰放在干燥的首饰盒里,放一小包干燥剂,戴过之后及时用干布擦干净,基本就没啥问题了。
我个人觉得,环境对黄金色泽的影响,说到底还是 “表面功夫”。黄金本身的价值不会因为这些表面变色而改变,只要咱们了解哪些环境容易让黄金 “失色”,平时多注意清洁和保养,比如戴后擦一擦,避免在 “高危环境” 长时间佩戴,黄金就能一直亮亮的。
不用因为怕环境影响就把金饰藏起来,毕竟买金饰就是为了戴,为了好看。只要多留个心眼,环境因素其实没那么可怕,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