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法到底是咋回事?
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里,火烧法算是个 “硬核” 招数。他们说,黄金这东西性质稳定,遇火不会变样,就算烧红了,冷却后还是黄澄澄的;可假黄金不一样,要么是镀金,要么是掺了别的金属,一烧就露馅,要么变黑,要么变形。
我小时候见过爷爷烧他的金戒指。他找了个打火机,对着戒指烧了半分钟,戒指红得发亮,等凉了一看,还真是一点没变,照样金灿灿的。那时候我就觉得,这方法也太神了,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但后来听做珠宝生意的表哥说,火烧法的原理其实挺简单 —— 纯金熔点高,而且不容易和氧气起反应,所以烧了也不会氧化变色;可假黄金里的杂质,比如铜、锌这些,一遇高温就容易氧化,表面就会变黑。听着好像挺有道理,可实际用起来,真有这么顺吗?
我自己试过的火烧法经历
上个月我特意做了个小实验。找了三样东西:我妈戴了十年的足金耳环、路边摊买的 “镀金戒指”(摊主说 “假一赔十”)、还有朋友给的一块 “沙金”(说是纯度不高的黄金)。
先烧足金耳环,用的是防风打火机,烧了大概一分钟,耳环整个红透了。等它凉透了一看,颜色确实没咋变,就是表面有点熏黑的灰,用布一擦就没了,还是原来的黄色。这步看着挺准。
再烧那个镀金戒指,刚烧了十几秒,表面就开始发黑,而且越烧黑得越厉害,最后整个戒指都变成了暗褐色,用布擦也擦不掉。这时候我还想,看来火烧法确实管用啊。
可烧那块 “沙金” 的时候,怪事来了。烧了快两分钟,它居然没怎么变黑,就是颜色稍微暗了点,冷却后擦一擦,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我赶紧拿去金店测,结果人家说这沙金里就含 30% 的黄金,剩下的全是别的金属。你说这火烧法,在它身上咋就不管用了?
为啥有些假黄金烧了也不变色?
表哥跟我解释,现在的造假手段可比以前厉害多了。有些假黄金不是简单的镀金,而是用了 “混金” 技术,里面掺了铑、钌这些金属,这些东西熔点高,而且不容易氧化,烧起来还真不容易变黑。
我上次在网上看到个新闻,有个人花八千块买了条 “金项链”,用打火机烧了没变色,就以为是真的,结果戴了半年,链子断了,断面全是银白色 —— 原来里面是银,外面裹了一层特殊金属,专门防火烧的。
还有更绝的,有些不法商家会在假黄金表面涂一层 “抗氧化剂”,别说打火机了,就算用喷枪烧,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来。所以你看,光靠火烧法,真不一定能识破这些 “高科技” 假货。
不过话说回来,火烧法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对于那种最粗糙的假货,比如用黄铜镀金的,一烧就黑,还是能快速辨别的。但要是遇到稍微 “高级” 点的假货,这方法就容易掉链子了。
光靠火烧不行,还得搭着这几招
我自己总结了几个小办法,跟火烧法搭着用,感觉靠谱多了。
第一个是看印记。正规金店卖的黄金,内侧都会刻着字,比如 “足金 999”“AU999”,这代表纯度。要是没印记,或者印记模糊不清,就得多留个心眼。我表姐上次看的那条手链,内侧印记是 “足金”,但后面的数字磨得看不清,柜员说 “戴久了都这样”,现在想想,说不定当时就有问题。
第二个是掂重量。黄金这东西特别压手,同样大小的金饰和假货,拿在手里感觉完全不一样。我试过把同款式的真金戒指和假金戒指放手里比,真金就像揣了块小石子,假的就轻飘很多,有点像塑料裹了层金属。不过这招对空心的首饰不太管用,比如那种镂空的花型吊坠,里面有空隙,掂着就没那么沉。
第三个是听声音。真黄金掉在硬地上,声音是 “噗嗒” 一声,闷闷的,不弹起来;假黄金掉地上,声音脆,有时候还会跳一下。我上次把爷爷的金戒指不小心掉地上,就是 “噗嗒” 一声,捡起来一看啥事没有;但那个镀金戒指掉地上,“叮当” 一声,还蹦了两下。
这些坑你可别踩
我发现好多人买黄金时容易犯一个错:太相信 “现场火烧”。上次在批发市场,看到一个摊主拿着喷枪给顾客烧 “金条”,烧完金灿灿的,顾客立马就买了,结果回家一称,重量不对,再去检测,根本就是假的。后来才知道,摊主烧的是真金条,给顾客装的却是提前掉包的假货。
还有人觉得 “越烧越亮就是真的”,其实不是。纯金烧完冷却后,颜色会比原来稍微暗一点,用布擦了才会恢复;要是烧完比原来还亮,说不定是镀了别的金属。
我个人觉得,买黄金最好去正规店,别贪小便宜。那些路边摊、直播间里喊着 “工厂直销,比金店便宜一半” 的,十有八九有问题。黄金价格摆在那儿,哪有那么多 “漏” 给你捡?
最后说句实在话
试过这么多方法,我觉得没有哪一招是 “万能” 的。火烧法也好,看印记、掂重量也罢,都得结合起来用。而且最重要的是,别太相信自己的 “火眼金睛”,拿不准的话,就花点钱去专业机构检测,几十块钱的事,总比花几千几万买个假货强。
毕竟黄金这东西,要么是戴个高兴,要么是想着保值,买到假的,不光赔钱,心里还添堵。所以啊,多学点辨别的法子,总没坏处,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