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懂材质:足金、K 金到底差在哪儿?
买黄金素圈,最先得弄明白材质。市面上常见的有足金 999、18K 金,还有 22K 金,它们可不是随便叫的。
- 足金 999:黄金含量 99.9%,纯度特别高,颜色是那种很正的金黄色,看着就有分量。但它有个小缺点,就是软。我表妹之前买了个 4 克的足金素圈,戴了不到三个月,戒指边缘就有点变形了,不过不仔细看也不明显。
- 18K 金:含 75% 的黄金,剩下的 25% 是其他金属,所以硬度比足金高很多,不容易变形。颜色也多,除了黄金色,还有玫瑰金、白金色的。我自己戴的就是 18K 玫瑰金素圈,天天戴着洗手、做饭,快两年了还是好好的,一点没变形。
- 22K 金:含金量 91.6%,算是足金和 18K 金的中间款,硬度比足金高,颜色又接近足金。要是你既想要足金的色泽,又想戴得久一点,22K 金挺合适的。
个人觉得:如果是买来想戴一辈子,甚至传给下一代,选足金 999 准没错;要是就日常戴,换款式也勤,18K 金更实用。别觉得 18K 金不如足金,其实各有各的好,适合自己最重要。
款式选不对,再贵也白搭
素圈戒指看着简单,款式其实有不少讲究,选对了显手细,选错了可能像戴了个铁环。
- 按工艺分:
光面款是最经典的,表面亮亮的,特别显干净,不管穿啥衣服都能搭。但有个小问题,容易沾指纹,得经常擦。
磨砂款是哑光的,看着低调又有质感,指纹也不明显。我闺蜜就超爱磨砂款,说戴出去不容易撞款,显得很特别。
古法款表面有细细的纹路,像绸缎一样,摸着手感特别好,就是价格会贵点,因为工艺更复杂。上次去金店问,古法素圈的工费比光面的贵了 40 多块一克呢。 - 按粗细分:
细圈(1-2 毫米)适合手指细的人,戴起来秀气,叠戴也好看。我见过有人叠戴 3 个细圈,看着特别时髦。
粗圈(3 毫米以上)存在感强,适合手指粗一点的,或者想单独戴的人。男生戴粗圈的比较多,显得稳重。
给新手的建议:不确定自己适合哪种,就去实体店试!我当初在线上看了一堆,结果去店里一试才发现,我戴 2 毫米的光面款最显手好看,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克重和圈号:这两个数字别忽略
很多人光看款式,不注意克重和圈号,结果买回来要么戴着沉,要么戴不上,多可惜啊。
- 克重:素圈戒指一般在 2-10 克之间。2-5 克的比较轻,戴着手感好,适合日常;5-8 克的适中,大多数人都能驾驭;8 克以上的就有点沉了,除非你就喜欢这种厚重感。我妈戴的是 6 克的,她说不轻不重正合适。
- 圈号:这个太重要了!圈号不对,再好看也白搭。怎么量呢?找根细绳子绕手指最粗的地方一圈,别拉太紧,留一点点缝隙,做好记号,量出长度,再对照尺码表就行。记得别在早上量,手指早上会有点肿,晚上量更准。我上次帮朋友买,就因为早上量的圈号,结果买回来小了,还好能换。
小窍门:线上买的话,一定要问清楚能不能改圈号,或者选可调节的。线下买就方便了,多试几个圈号,选那个戴着不松不紧,甩甩手也不掉的。
价格差在哪儿?别花冤枉钱
同样是黄金素圈,为啥有的几百,有的几千?主要差在这几点:
- 品牌:大牌比如周大福、老凤祥这些,价格里包含了品牌溢价,同款可能比小金店贵几百。但大牌的工艺和售后更有保障,预算够的话可以考虑。
- 工艺:古法工艺比普通光面工艺贵,因为费时费工。上次问金店的店员,说古法素圈的工费要比光面的贵 30-50 元一克。
- 克重:这个不用多说,克重越大,价格越高。现在黄金一克差不多 500 多块,差 1 克就差好几百呢。
我觉得:要是追求性价比,本地靠谱的小金店就行,只要有正规的质检证书,纯度没问题。我同事在小区门口的金店买的,比大牌便宜了 300 多,戴了两年,去检测纯度一点问题没有。
保养小技巧:让戒指一直亮晶晶
黄金虽然不容易坏,但保养得好,能戴更久,看着也新。
- 别戴着做家务,洗洁精、洗衣液这些会让黄金失去光泽。我以前图省事不摘,结果戒指戴了半年就灰蒙蒙的,后来用软布擦了好久才亮回来。
- 别和其他首饰放一起,尤其是银饰,容易互相刮花。最好单独放个小盒子里,我专门买了个带分隔的首饰盒,方便得很。
- 要是不小心刮花了,别担心,用牙膏轻轻擦一擦,就能恢复光泽。实在不行,拿到金店让人家帮你清洗,一般都是免费的。
其实买黄金素圈戒指没那么复杂,想清楚自己要啥就行。材质选适合自己佩戴场景的,款式选自己看着顺眼的,克重和圈号量准,基本就不会出错。我当初挑了一个多月,才选到现在戴的这款,虽然过程有点纠结,但每次看到它都觉得值。你也慢慢挑,总能找到那个让你越戴越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