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这东西,好像天生就不一样
你琢磨琢磨,生活里的东西,大多是越用越不值钱。手机买的时候几千块,用两年就成了废品;衣服今年流行,明年可能就没人穿了。但黄金不一样,你看那些老辈人传下来的金镯子,放了几十年,拿出来照样能换不少钱,这可不是随便啥东西能比的。
为啥会这样?我猜跟它的 “硬” 有关系。这里说的硬,不是说它多结实,而是它不容易坏。你拿火烧它,烧完还是黄金;你把它埋土里,过几十年挖出来,擦一擦照样金灿灿的。不像铁,放久了就锈成一堆渣;也不像纸,潮了就烂了。这种 “扛造” 的本事,好像从一开始就给它加了分。
不过话说回来,光扛造也不够啊,石头也扛造,咋不值钱呢?所以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黄金好像真的不多,这很关键
你听说过 “物以稀为贵” 吧?黄金就沾了这个光。全世界挖了这么多年,挖出来的黄金拢共也就那么多。有人算过,把所有黄金融成一个方块,大概也就一栋小楼那么大。你想想,地球这么大,人这么多,分到每个人头上能有多少?
正因为少,所以它不容易 “贬值”。你看纸币,国家要是想多印点,机器一开就有了,印多了钱就不值钱了,这就是为啥以前一块钱能买俩馒头,现在可能一个都买不着。但黄金不能随便造啊,挖不出来就是挖不出来,所以它的 “量” 相对稳定,价格也就不容易大起大落。
当然了,也不是说黄金价格就一动不动,它也会涨涨跌跌,只是说比起其他东西,它的 “底线” 好像更高一些。
不管在哪,黄金好像都认
这一点我觉得特别厉害。你去国外,人民币人家可能不收,但黄金拿出来,不管是在欧洲还是非洲,总能换回点东西。这种 “全世界都认” 的本事,可不是一天两天练出来的。
老早以前,还没有统一货币的时候,人们就拿黄金当钱使。丝绸之路的时候,中国的丝绸换回来的,好多都是黄金;古代皇帝赏赐大臣,也爱赏黄金。就这么着,一代传一代,黄金好像成了大家默认的 “硬通货”。
现在虽然都用纸币、用手机支付了,但真到了啥特殊时候,比如某个地方钱不值钱了,黄金照样能顶用。去年我听朋友说,有个国家货币贬值厉害,当地人都赶紧把钱换成黄金,说是 “拿着黄金心里踏实”。这或许暗示黄金在大家心里的地位,不是随便啥东西能替代的。
黄金能扛住 “钱毛了” 的风险
你肯定有这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通胀”。十年前一百块能买一袋子菜,现在可能就买几颗。但黄金好像能跟得上这种 “钱毛了” 的速度。
我妈以前跟我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克黄金能换差不多一个月工资,现在一克黄金还是能换差不多一个月工资(当然,得看具体工资多少哈)。这意思就是,黄金的 “购买力” 相对稳定。你手里的钱可能越来越不值钱,但黄金能帮你把财富 “锁住” 一部分。
为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觉得黄金值钱,当钱不值钱的时候,就都想买黄金,买的人多了,黄金价格自然就涨了,也就跟着 “抗住” 了通胀。至于黄金价格短期波动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具体关联,我其实也没完全搞明白,可能得再查查资料才行。
个人觉得,黄金保值也不是没缺点
说了这么多黄金的好,我也得说句实在的。黄金虽然保值,但它也不是啥 “万能神药”。你要是想靠买黄金发大财,可能有点难,它涨得慢,不像股票有时候能一下子翻好几倍。
而且买黄金也有讲究,你买金首饰吧,加工费、品牌费加起来,可能比黄金本身的价值还高,真想保值,可能金条更实在点。还有啊,黄金放家里怕丢,存银行还得交保管费,这些都是麻烦事儿。
但不管咋说,对普通人来说,手里有点黄金,就像给财富加了个 “保险”。就算别的东西跌得厉害,黄金往往能稳住,这种 “稳” 的本事,可能就是它能一直保值的核心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