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750 到底是啥?其实就是 18K 金!
咱们先从名字说起。“au” 你知道吧?化学里黄金的符号就是 au,所以只要看到带 “au” 的,基本都跟黄金有关系。那 “750” 呢?这数字可不是随便标的,它代表的是含金量 ——au750 的黄金含量是 75%,剩下的 25% 是其他金属,比如银、铜、锌这些。
那为啥又叫 18K 金呢?这就得说说 “K” 这个单位了。人们把纯金分成 24 等份,每一份就是 1K,所以 24K 就是纯金(当然,现实中没有 100% 纯的黄金,一般 99.9% 以上就叫足金了)。那 18K 就是 24 分之 18,算下来正好是 75%,这不就跟 au750 对上了嘛!说白了,au750 和 18K 金就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我第一次知道这事儿的时候,还挺惊讶的,原来换个名字就容易让人迷糊,商家也真是会玩文字游戏啊。
跟足金比,au750 有啥不一样?
估计很多人买金饰,第一反应就是 “要足金的”,觉得足金更纯、更值钱。但 au750 能在市场上这么常见,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咱们来对比看看:
先说硬度。足金这东西,你也知道,太软了!稍微磕碰一下就容易变形,戴久了戒指可能就扁了,项链扣可能就松了。但 au750 不一样,因为加了其他金属,硬度一下子上来了,差不多是足金的 2-3 倍。你想啊,这么硬的材质,是不是能做更多复杂的款式?比如那种细细的链条、带很多小钻的设计,用 au750 做就不容易坏,戴起来也省心。
再看颜色。足金基本就一种黄色,深一点浅一点而已。但 au750 可不一样,它能变出好几种颜色来!你知道为啥吗?因为那 25% 的其他金属不一样啊。比如说:
- 加了银和镍,就会变成白色,叫白 18K 金,看着跟铂金似的;
- 加了铜,就会变成粉粉的玫瑰金色,现在特别流行,年轻人都爱;
- 要是加的铜少一点,就是咱们常见的黄色 18K 金,颜色比足金稍微浅一点。
我身边好多朋友选首饰,就冲着 au750 的颜色来的,尤其是玫瑰金,戴在手上显白,搭配衣服也好看,这一点足金可真比不了。
还有价格。同样重量的话,au750 肯定比足金便宜,毕竟含金量少了 25% 呢。这对于想戴金饰但预算有限的人来说,就很友好了。比如一条细一点的 au750 项链,可能几千块就拿下了,换成足金的,价格可能就得翻一倍。
买 au750 首饰,这些事儿得注意!
虽然 au750 优点不少,但买的时候也有坑,新手小白可得记好了:
第一,别把白 18K 金当成铂金。这俩看着都是白色的,很多人容易弄混。但铂金的符号是 “Pt”,比如 Pt950,价格比白 18K 金贵多了。要是有人把白 18K 金当铂金卖给你,那可就亏大了,一定要看清楚标签上的符号!
第二,au750 戴久了可能会变色。你别慌,这不是质量问题。因为它里面有其他金属,遇到汗水、化妆品这些东西,可能会慢慢氧化,比如白 18K 金可能会有点发黄。不过没关系,拿到珠宝店去翻新一下,重新电镀一层,就又跟新的一样了,花不了多少钱。
第三,回收价值不如足金。要是你想着 “买了以后不喜欢了能卖掉换钱”,那 au750 的回收价会比足金低不少,因为回收的时候主要看含金量。所以买 au750,最好是冲着款式和佩戴去的,别太纠结保值的事儿。
我有个同事,前两年买了个 au750 的钻戒,戒指托是玫瑰金的,特别好看。她戴了三年,偶尔拿去翻新一下,现在看着还跟新的一样。她说当时就是喜欢那个款式,虽然知道回收不值钱,但戴得开心,觉得值了。
哪些人适合买 au750 首饰?
其实买首饰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好坏,主要看你需求。我觉得这几类人可以优先考虑 au750:
- 喜欢时髦款式的年轻人:au750 能做出很多复杂的设计,什么镂空、多层叠戴的,戴出去不容易撞款。
- 经常戴首饰干活的人:比如要带孩子、做家务的,au750 硬度高,不容易坏,比足金耐造多了。
- 预算有限但想戴 “金” 饰的人:au750 价格相对低,能满足 “戴金” 的需求,还不心疼钱。
当然了,要是你就认 “纯金”,觉得足金更有分量、更保值,那选足金也没错,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嘛。
我个人觉得啊,au750 真的是被低估的 “宝藏” 材质。它不像足金那么 “娇气”,款式又多,颜色又丰富,特别适合日常戴。买首饰本来就是为了开心,为了好看,只要自己喜欢,戴着舒服,管它是 au750 还是足金呢,你说对不?下次再去珠宝店,看到 au750 就不用再犯迷糊了,知道它的底细,选起来也更有底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