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黄金确实有保值属性,但手镯的保值不光看克重,工艺也很重要。我朋友买过一个 60 克的手镯,工艺粗糙,上面的花纹歪歪扭扭,后来想换款,金店说这种工艺差的,回收时得扣不少手续费,算下来比买个 30 克工艺好的还亏。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工艺好的大克重手镯,比如那种古法工艺的,保值性确实没话说,戴出去还有面子,就是得考虑自己能不能戴得住。
误区二:越轻越好看,只挑细款小克重
和上面相反,有些朋友觉得手镯越轻越好看,尤其是年轻姑娘,总觉得细手腕戴个 10 克左右的细手镯,又秀气又灵动。这话吧,有几分道理,细手腕配细手镯,确实看着协调。但太轻的手镯,真的不禁造。
我表姐去年买了个 12 克的空心手镯,上面镶了点小钻,看着特精致,结果做家务时没摘,不小心被门夹了一下,直接瘪了一块,钻也掉了,拿去修都说 “救不活了”,心疼得她好几天没睡好。虽然说轻的手镯戴着没负担,搭配衣服也方便,但要是天天戴,还是得考虑结实度。15 克到 25 克的实心细款,可能比 10 克左右的空心款更靠谱,既保留了秀气,又没那么娇气。
误区三:不管手腕粗细,跟着别人选克重
“我闺蜜戴 20 克的好看,我也买 20 克的”,这种想法真不少见。可你忘了,你俩手腕粗细可能差老远呢。我邻居家姑娘,160 斤,手腕粗得很,跟着朋友买了个 20 克的手镯,戴上去跟戴了根橡皮筋似的,自己都笑 “还没我手链显眼”;另一个朋友,90 斤不到,手腕细得能戴儿童镯,却跟风买了个 30 克的,戴了一天就说 “手腕快断了,跟戴了块砖头似的”。
这或许暗示,克重和手腕得匹配,不然再贵再好看的手镯,戴在身上也别扭。一般来说,手腕围 14 厘米以下的,20 克以内可能更舒服;14 到 16 厘米的,20 到 30 克挺好;16 厘米以上的,30 克往上可能更搭。当然了,这也不是死规矩,要是你就喜欢反差感,戴着开心也没人拦着。
误区四:只看克重,忽略 “上手感”
选手镯时,光看标签上的克数可不行,得戴在手上试试。我见过两个同款同克重的手镯,一个戴着手感轻飘飘,一个却觉得有点坠,问店员,店员也说不清楚为啥。至于为啥会这样,具体是工艺影响还是啥别的原因,我也搞不懂,可能得找懂行的师傅问问才知道。
我自己试手镯时就发现,有的 25 克手镯戴着跟 20 克似的,有的 20 克却感觉比 25 克还沉,后来才琢磨过来,可能和手镯的宽窄、内壁打磨有关。所以啊,别光看克重数字,戴上走两步,抬抬胳膊,感觉舒服了再买,不然买回来 “看着合适,戴着难受”,多不值。
其实选黄金手镯的克重,真没那么多死规矩。我觉得吧,就像买鞋,别人说这双鞋多好多好,可你穿上磨脚,那也白搭。避开那些 “越重越好”“越轻越美” 的误区,结合自己的手腕粗细、日常习惯,再试试上手的感觉,总能找到那个让你越戴越喜欢的克数。毕竟,手镯是戴给自己看的,自己满意,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