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门口看了十分钟,进店的人真不少。有对小年轻在挑婚戒,姑娘拿着计算器算总价,眉头皱得紧紧的;还有个阿姨跟销售砍价,说 "上个月还 980 呢,这涨得也太快了",销售就一个劲儿解释 "国际金价波动大,我们也是跟着调"。
其实不光线下,线上金店价格也差不多。京东上周大福官方店,一款 20 克的古法手镯,算上工费总价要 20560 元,页面还标着 "近 7 日已涨 3 次"。拼多多上的水贝黄金代购,价格倒是低到 783 元一克,但评论区好多人问 "是不是真的足金",看来便宜货也让人心里没底。
国际金价明明跌了,国内咋还在涨?
这事儿说起来挺怪的。查了下数据,7 月 18 日国际金价其实在跌,COMEX 黄金期货价格跌到 3336 美元一盎司,创了一周来的新低。按说国际金价是国内金价的 "风向标",咋到咱们这儿就反过来了?
销售跟我念叨,他们进货价跟国际金价不是实时挂钩的。"我们上个月进的货,当时国际金价还在 3400 美元以上,现在就算国际价跌了,这批货也得按当时的成本卖啊"。而且店里的金价不光含黄金本身的钱,还有工费、品牌费、店面租金这些。就像周大福那个古法手镯,光工费就合到 50 元一克,这钱总得加在售价里吧。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刨去这些费用,国内外价差也有点太大了。按 7 月 18 日的汇率算,国际金价折合人民币大概 680 元一克,国内金店价最少也比这高了 280 元。有个做黄金回收的朋友跟我说,这中间的差价,有一部分是税费和流通成本,"但说实话,有些品牌确实把溢价抬得太高了"。
买黄金的人为啥还这么多?
按理说价格这么高,买的人该少了吧?但各大金店的销量数据却没降多少。周大福官网显示,7 月上半月的销量比 6 月还涨了 5%。我琢磨着,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结婚刚需躲不开。上半年疫情耽误了不少婚礼,下半年扎堆办喜事,三金五金该买还得买。我表姐下周结婚,上周咬牙买了套首饰,"总不能让新娘子没金戴吧,贵也只能认了"。
二是有人觉得黄金能保值。小区里的张大爷就说:"钱存在银行利息低,买成黄金好歹能看着点东西,万一以后涨了呢"。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尤其是中老年人,对黄金有种特别的信任。
三是现在流行古法金、3D 硬金这些新工艺,年轻人喜欢得很。昨天在商场看到个 00 后姑娘,花一万多买了个小巧的古法金吊坠,"好看就行,贵点也值"。
往后这价格会降吗?
这估计是大伙最关心的问题了。我问了几个懂行的人,说法都不太一样。
有个在银行做理财的朋友说,短期看可能还得涨。"美元最近走强,按理说该压制金价,但国际上那些不确定的事儿太多,黄金作为 ' 避险品 ',价格很难跌下去"。他觉得下个月国内金店价可能冲到 1050 元一克。
但黄金回收店的老板不这么想。"现在进价太高,我们都不敢收太多货。要是国际金价继续跌,过阵子金店肯定得跟着降,不然没人买啊"。他还给我看了后台数据,最近卖黄金的人比买的多,"都是前两年低价买的,现在高价出手赚差价"。
我自己琢磨着,要是不急着用,不妨再等等看。当然了,要是遇到特别喜欢的款式,或者有特殊用途,也别太纠结价格 —— 黄金这东西,有时候买的不光是它的价值,还有份心里踏实不是?
买黄金该注意啥?
要是真打算入手,有几个小窍门可以说说。
别光看标价,得问清楚工费怎么算。有些金店标价低,但工费按件收,算下来可能比标价高的还贵。像周大福的工费有按克算的,也有按件算的,买之前一定问明白。
对比几家再下手。同一个牌子,不同门店的活动可能不一样。我家附近的周大福没活动,三公里外的商场店就搞 "满 5000 减 200",能省点是点。
别太迷信大品牌。水贝那些批发市场的黄金,只要有正规检测报告,纯度跟大品牌一样,但价格能便宜两三百一克。当然了,得找靠谱的商家,别买到假货。
对了,买的时候一定要要发票,上面写清楚克重、纯度。万一以后想换款或者回收,这都是凭证。有个阿姨前年买的金镯子,没要发票,现在回收店给的价格就比有发票的低。
其实买黄金这事儿,就跟买衣服似的,合身、喜欢最重要。价格高低是一时的,自己觉得值就行。至于以后涨不涨,谁也说不准,咱普通老百姓,别把它当成发财的买卖,就当是买点能留得住的东西,心里能踏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