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看颜色,这里面门道可不少
老辈人总说 “金有五色”,意思是黄金的颜色能看出纯度高低。我奶奶就常念叨 “七青八黄九五赤”,刚开始我还听不懂,后来才明白,这说的是黄金成色不同,颜色深浅也不一样。
你仔细瞅,纯度高的黄金,颜色是那种很正的赤黄色,就像秋收的谷子晒在太阳下,黄得发亮,还带着点温润的光泽,不是那种刺眼的亮。我见过朋友的足金手镯,在自然光下看,黄得特别匀,摸上去滑溜溜的,不像有些假货,看着就发贼。
要是成色低一点,比如含 70% 左右的黄金,颜色就偏青黄,有点像没熟透的橘子皮。我上次在旧货市场看到一个金戒指,黄里透着青,老板说 “这是老金子,成色就这样”,现在想想,八成是掺了铜。
不过有个事儿得提醒你,现在的造假技术真挺高。我邻居家姑娘网购了个 “金吊坠”,颜色看着跟真金几乎一样,拿到手才发现,是镀金的,里面其实是银子。所以啊,光看颜色还不够,得结合别的方法。
你还别说,黄金戴久了的变化也能看出点啥。真黄金戴再久,颜色也不会变,顶多沾点灰,擦一擦还是亮的。可假黄金不一样,有的戴俩礼拜就开始发黑,有的还会脱皮,露出里面的白茬子。我妈有个镀金耳环,夏天出汗多,戴了一个月,耳钩就黑得没法看了。
再讲掂重量,这招新手也能快速上手
黄金这东西,有个特点 —— 压手。啥意思呢?就是看着不大的一块,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我试过把同样大小的黄铜块和金条放手里比,金条明显重得多,就像拿了块小砖头,黄铜就轻飘很多。
为啥会这样?其实就是黄金密度大。你可以这么想,同样是一杯水和一杯沙子,沙子肯定更重,黄金就跟沙子似的,比很多金属都 “实在”。
我教你个简单的法子:买金首饰的时候,先拿在手里掂掂,再找个同款式的银饰或者合金首饰比比。真金那沉甸甸的感觉,是假的很难模仿的。上次我陪同事买金项链,她拿了两条看着差不多的,一条掂着压手,另一条就轻,后来选了压手的那条,去检测果然是足金的。
不过这招也有例外。要是那种镂空的黄金首饰,比如特别细的项链、带花纹的吊坠,因为里面有空隙,掂着可能没那么沉。这时候就不能光靠重量判断了,得再看看颜色,或者用别的法子辅助一下。
这两招结合起来用,准确率更高
我自己总结了个小步骤,你可以试试:
- 先看颜色:对着自然光,仔细瞅黄金的颜色,是不是那种温润的黄色,有没有发灰、发暗的地方;
- 再掂重量:拿在手里感受一下,是不是有明显的压手感,和同大小的其他金属比,重量差得多不多;
- 最后综合判断:如果颜色正,重量也够,那大概率是真的;要是颜色看着别扭,重量又轻,就得多留个心眼了。
我表姑去年买金镯子的时候,就用这两招筛掉了好几个 “看着不对劲” 的。她说一开始看中一个镯子,颜色挺黄,但拿在手里感觉轻飘飘的,老板说 “这是新工艺,所以轻”,她没信,换了个沉甸甸的,回家检测真是纯金的。
这些坑你可别踩
虽然看颜色、掂重量很实用,但有些情况你得注意:
- 别在强光下看颜色:比如商场里那种特别亮的射灯,会把黄金的颜色照得失真,最好拿到自然光下看;
- 别只看大小不看重量:有些假货做得很大,但用的是空心或者薄皮,看着大,实际很轻,这时候重量就比大小更重要;
- 别忽略小细节:比如黄金首饰上的印记,正规的金饰一般会刻着 “足金 999”“AU999” 之类的字,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有总比没有强。
我个人觉得,对于新手来说,这两招是最容易上手的。不用买啥专业工具,也不用记复杂的知识,光靠眼睛看、手里掂,就能避开不少坑。当然了,要是你还是拿不准,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去正规金店买,并且要求出具检测证书。
毕竟黄金这东西不便宜,多花点心思辨别,总比买到假货后悔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