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粮食,到底有啥不一样?
五粮液黄金酒用的粮食,跟咱平时家里做饭的不太一样,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这五种。别觉得粮食都差不多,酿酒时 each 有 each 的用处。
高粱这东西,酿酒的都爱用,它里头有种叫 “单宁” 的东西,能让酒带点涩涩的香,喝着有劲儿。我老家种过高粱,我妈说 “这粮食瓷实,酿出的酒够味儿”,这话听着糙,但理儿对。
大米和糯米呢,俩都是让酒变绵甜的功臣。大米酿出来的酒,喝着顺溜,不呛嗓子;糯米更厉害,能让酒的口感滑溜溜的,像含了口蜜似的。我试过只喝大米酿的酒,再对比黄金酒,确实觉得黄金酒更润,可能就是这俩粮食的功劳。
小麦和玉米,一个负责发酵时的 “动力”,一个能给酒添点甜丝丝的尾味儿。小麦里的蛋白质多,发酵时能产生不少香味物质;玉米本身就带点甜,加到酒里,后味儿更足。嗯,这么一说,五种粮食凑一块儿,倒真像搭班子唱戏,各有各的活儿。
六味中药,平时咱也常碰见
再说说那六味中药,枸杞、山药、茯苓、大枣、桂圆、桑椹,都是咱厨房里、药箱里常见的,不算啥稀罕物。
枸杞就不用多讲了,泡水、熬粥都爱放,老人说 “吃了明目”。我奶奶天天泡枸杞水,说眼睛舒服,那放到酒里,是不是也能把这点好处带进去?感觉应该差不多,酒说不定还能帮着把营养泡出来些。
山药和茯苓,这俩是健脾的好东西。我小时候不爱吃饭,我妈总给我煮山药粥,说 “吃了能开胃”;茯苓呢,磨成粉加到面里蒸馒头,说能帮着消化。加到酒里,可能就没那么刺激胃,尤其对年纪大的人来说,这点挺重要。
大枣、桂圆、桑椹,全是补气血的。大枣熬汤甜,桂圆吃着暖,桑椹酸酸甜甜。这仨加到酒里,不光能让酒的味道更丰富,还带点养生的意思。我试过吃几颗桑椹再喝酒,感觉嘴里没那么燥,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粮食和中药凑一块儿,有啥讲究?
单独说粮食,单独说中药,都好理解,可为啥要把它们搁在一块儿酿酒呢?我自己琢磨,可能是想让酒不光能喝,还能有点额外的好处。
粮食酿酒,本身就有股子自然的香;中药加进去,添了点养生的意思。就像做菜,光有肉不够,得加点菜,营养才均衡。黄金酒这么做,大概也是这思路吧?
不过话说回来,粮食和中药的营养,能不能真的通过喝酒被身体吸收,这事儿不好说。毕竟酒喝到肚子里,得经过消化,那些好东西能留下多少,谁也没个准数。但至少,比起纯白酒,它多了层 “健康” 的心思,这点我觉得挺加分。
我喝着的感觉,供你参考
我不是啥专家,就说说自己喝的感受。我平时不怎么喝酒,第一次喝黄金酒,觉得比想象中顺,不辣嗓子,咽下去有点甜,后味儿带点中药的香,不难接受。
我爸喝了大半瓶,说 “喝完身上暖暖的,不像以前喝别的酒,第二天头疼”。他觉得是里面的中药起了作用,我倒觉得可能是度数低的事儿,35 度确实比 50 多度的酒温和。但不管咋说,他喝着舒服,这就够了。
有次家庭聚会,我给长辈们都倒了点,没人说难喝,都说 “这酒绵,有股子药香,挺特别”。有个叔叔还问我在哪买的,说想给岳父也送两瓶,看来大家对这 “粮食 + 中药” 的组合还挺认可。
有啥得注意的?
虽然说它有粮食和中药的营养,但咱得拎清楚,它首先是酒,不是补品。我见过有人说 “这酒有营养,多喝点没事”,这可不对,再怎么说,酒精对身体还是有刺激的,喝多了肯定不好。
还有,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比如肝不好的人,不管啥酒都得少碰;孕妇、小孩就更不能沾了。就算身体好,一天最多也就喝一两杯,别贪多。
至于这些粮食和中药的营养到底能被吸收多少,我其实也说不准。至于这些成分在酒里经过发酵、蒸馏,到底还能保留多少原来的功效,具体机制我也不太清楚,可能得化学或者医学方面的专家来解释才行。咱普通人,就当它是一种 “喝着舒服,还带点养生心思” 的酒就行,别指望靠它治病、补身体,那不太现实。
总的来说,五粮液黄金酒把五种粮食和六味中药放一块儿,这想法确实挺巧的。粮食保证了酒的口感,中药添了点养生的意思,送礼或者自己喝,都挺合适。它的营养价值,可能不像宣传的那么神乎其神,但至少比喝纯白酒多了点 “健康” 的念想。
我觉得吧,喝酒这事儿,图的就是个高兴、舒服,要是还能顺带有点别的好处,那就是锦上添花了。黄金酒大概就是这样,不用把它捧得太高,也不用贬得太低,平常心看待,适量喝,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