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偏偏是 72 小时?
你可能会想,为啥救援非要盯着这 72 小时?其实这跟咱们身体的极限有关。人在没水的情况下,一般能撑三天左右,要是天气热或者受伤了,撑的时间可能更短。虽然也有过被困十几天还能获救的例子,但那都是极少数,大多是因为被困的环境相对稳定,还有点水或者能找到维持生命的东西。
时间就是生命,真不是夸张
有数据说,地震后 24 小时内救出来的人,存活率能到 90%;到了 48 小时,可能就降到 50%;等过了 72 小时,说不定就只剩 20% 了。这数字看着让人揪心,但也说明白了,早一秒找到人,早一秒展开救援,希望就多一分。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说过了 72 小时就不用救了。之前就有新闻说,有人在地震后第 80 多个小时被救出来,虽然身体虚弱,但最后还是恢复了。所以啊,72 小时是个关键节点,但不是终点,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该放弃。
现场救援,先做这三件事
第一件:确保自己安全,再去救人
要是你正好在地震现场,别一冲动就往废墟里冲。先看看周围有没有摇摇欲坠的墙、悬着的广告牌,或者可能会塌的楼板。自己都不安全,怎么救别人?找个相对结实的角落站稳了,再看看哪里有呼救声,哪里可能有人被困。
我见过有人为了救人,没注意头顶的预制板,结果自己也被砸伤了,本来能帮忙的,最后反倒成了被救的对象。所以啊,保护好自己,才能帮更多人。
第二件:听声音比喊口号管用
到了废墟边,别一个劲喊 “有人吗”,那样既费力气,又可能盖过被困者的声音。你得静下心来听,有没有微弱的呼救声、敲击声,甚至是咳嗽声。有时候被困的人没力气大喊,只能用石头敲墙壁,或者用东西刮地面,这些声音可能比你的呼喊声更清楚。
要是听到声音,别马上就挖,先跟里面的人说句话,比如 “我们来救你了,你别急,先告诉我们你在哪里,有没有受伤”。让他知道有人来了,能稳定他的情绪,也能让你更清楚他的位置。
第三件:别乱搬人,尤其是脖子和腰
要是看到有人被压在下面,露着胳膊或者腿,你可千万别直接拽。尤其是脖子和腰动不了的,盲目搬动可能会让骨头错位,本来能恢复的,最后可能一辈子站不起来。这时候该咋办?找块木板或者硬纸板,轻轻塞到他身下,尽量保持身体平稳,等专业的救援人员来处理。
之前有个例子,地震后有人被横梁压住腿,旁边的人好心把他拉了出来,结果因为骨头断了戳破血管,流血太多没救过来。你看,好心办了坏事,多可惜。
被困了,自己该做些什么?
要是你自己被困在里面,这 72 小时里,保存体力比啥都重要。别一个劲喊,没人的时候就闭嘴休息,听到外面有动静再呼救。找个能让自己舒服点的姿势,别让伤口一直被压着。
要是身边有水,哪怕是脏水,也得省着喝,一小口一小口抿,别一次喝完。没水的话,尿液也能应急,虽然听着难受,但关键时刻能保命。还有,尽量让自己暖和点,哪怕是夏天,废墟里也可能很冷,裹点破布或者报纸,别让体温降下去。
我总觉得,被困的时候,心里的那股劲很重要。你要是想着 “肯定没人来救我了”,可能撑不了多久;但要是相信 “肯定会有人来”,说不定就能多熬几个小时。
专业救援人员都在忙些啥?
你可能会好奇,那些穿制服的救援人员,在这 72 小时里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可不是瞎挖,而是有一套流程的。先用生命探测仪扫一遍,看看哪里有生命迹象;再让搜救犬闻闻,确定大概位置;然后才开始小心地清理废墟,一点一点把人弄出来。
他们带的那些工具也很讲究,有液压钳能剪断钢筋,有千斤顶能顶起石板,还有气垫能把重物撑起来。这些东西看着普通,但在专业人员手里,能在不伤到被困者的情况下,快速开辟出一条生路。
不过话说回来,专业人员再厉害,也得靠咱们普通人帮忙。要是你知道哪里可能有人被困,赶紧告诉他们;要是看到有危险,比如余震要来了,也赶紧提醒他们。救援从来都不是某一群人的事,是大家一起使劲。
这些误区,你可别犯
有几个常见的错误,我必须得跟你说说。有人觉得,救援就是要快,越快把人弄出来越好。其实不是,有时候慢一点反而更安全。比如,要是上面有块大石板压着人,你不先固定好就往上挖,石板掉下来可能会把人砸得更惨。
还有人喜欢给被困者喂吃的喝的,觉得能补充体力。其实不对,尤其是那些肚子或者胸口受伤的,乱吃东西可能会让内脏受更重的伤。专业的做法是,等把人救出来,由医生判断能不能吃喝。
另外,余震也得防着点。刚地震完,后面可能还有小的余震,虽然不一定厉害,但本来就不稳的废墟,可能被余震一震就彻底塌了。所以救援的时候,总得有人盯着周围的情况,一有不对劲就喊大家躲开。
普通人能做的 “后勤活”
你可能会说,我啥也不会,也不敢去救人,是不是就帮不上忙了?其实不是,你能做的 “后勤活” 也很重要。比如,烧点热水给救援人员和获救的人喝,找些干净的布当绷带,或者帮忙维持秩序,别让看热闹的人挡住救援通道。
还有,记着点时间。要是你知道谁是几点被埋的,赶紧告诉救援人员,他们能根据时间判断被困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更合适的救援方案。这些小事看着不起眼,但加起来就能让救援效率高不少。
为啥这些知识平时就得懂?
可能有人觉得,我住的地方不常地震,学这些没用。但你想想,谁也说不准意外啥时候来。就算你这辈子遇不上地震,这些知识里的道理,比如怎么保护自己、怎么帮别人,在其他意外里也可能用得上。
有个数据说,在地震救援中,那些能撑过 72 小时的人,有一半是靠自己和身边人的帮助才活下来的。这或许暗示着,咱们普通人掌握点救援知识,真的能在关键时刻救命。至于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人,这些方法是不是都适用,我就说不太清了,可能得问专业的医生或者救援人员。
总之啊,地震后的黄金 72 小时救援,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关键是你得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别等出事了才手忙脚乱,现在多了解一点,以后真遇上事了,心里就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