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纯不纯,咋看才明白?
去金店逛,店员总说 “这是足金”“那是 K 金”,新手很容易被绕晕。我刚开始也是,听着一堆名词,脑子直打结。
大家常说的 “三个九”,就是黄金含量 99.9%,现在店里基本标 “足金 999”,这纯度已经很高了。以前还有 “四个九” 的说法,说是更纯,但我后来发现,戴在身上根本看不出差别,花高价买那个,感觉有点不值。不过话说回来,同样是足金 999,有的看着黄得深,有的浅一点,店员说是工艺的事儿,可我总觉得跟其他金属掺多少有关系,具体咋回事,我到现在也没完全弄明白。
K 金就不一样了,比如 18K 金,里面黄金占 75%,剩下的是其他金属。它好处是硬,做出来的戒指、耳环样式多,还不容易变形。虽然戴着好看,但要是想以后换钱,可能就不如足金划算。我表姐前两年买了个 18K 金的手链,今年想换个足金的,补的差价能再买个小吊坠了。
按克买和一口价,哪个更值?
买黄金时,两种标价方式最常见:按克算和一口价。这俩差别可大了,我得好好跟你说说。
按克买的话,算起来清楚:克重乘当天金价,再加个工费。比如今天金价 510 元一克,一个戒指 3 克,工费 80 元,总共就是 510×3+80=1610 元。工费呢,简单款式的便宜,像光面的可能一克 10 来块;复杂点的,比如带花纹的,工费能到一克 40 多。有人说按克买肯定更值,这或许只是大多数情况,毕竟有些特别精致的款式,工费比黄金本身还贵呢。
一口价就不一样了,直接标个总价,比如一个吊坠 2600 元,不告诉你多少克。我妈就吃过这亏,去年买了个一口价的金花生,看着挺大,回家称了才 2 克多,合着一克 1200 多,比按克买贵了一倍还多!不过也不是说一口价全是坑,要是你真的特别喜欢某个款式,戴着开心比啥都重要,毕竟首饰嘛,自己待见最关键。
款式咋选,才能戴得久?
选款式别只看图片好看,得想想自己平时咋戴。我见过有人跟风买了个大粗链,结果戴了两次觉得太扎眼,就一直扔抽屉里了。
日常戴的话,推荐细点、简单点的。比如素圈戒指,细手链,或者小吊坠的项链,配啥衣服都不突兀,上班逛街都能戴。太粗的不仅显眼,还容易勾到衣服,足金又软,变形了心疼。有人担心细的容易断?其实只要不是细得跟头发丝似的,正常戴没问题,别使劲拽就行。
结婚用的黄金首饰就得讲究点了,龙凤镯、大吊坠这些是标配,看着大气,有仪式感。但这类首饰平时戴的机会少,别选花纹太复杂的,不然缝隙里容易积灰,清洗起来麻烦。我堂姐结婚时买的龙凤镯,花纹可精致了,结果戴了一次就收起来了,说是 “怕蹭掉上面的小珠子”。
对了,现在流行的古法金,哑光质感看着特有韵味,就是工费普遍高。那种哑光效果是咋做出来的,具体步骤我也说不清楚,反正看着有质感,喜欢就买,不用纠结太多。
在哪买,才能不踩坑?
买黄金的地方不少,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坑,新手得好好选。
线下品牌店,像周大福、老凤祥这些,能试戴,看得见摸得着,心里踏实。而且售后方便,戴脏了能免费清洗,以旧换新也省事。就是价格稍高,毕竟店面租金、人工成本都得算进去。我第一次买金饰就选的线下店,店员给我讲了半天,虽然贵了点,但买得放心。
线上官方店,比如京东、天猫的品牌店,价格可能比线下便宜点,尤其搞活动的时候。但不能试戴是硬伤,我同事在线上买过一个戒指,图片看着挺合适,收到才发现圈口小了,退换花了快一周。所以线上买一定要仔细看尺寸表,多问客服。
批发市场,像深圳水贝,金价确实低,适合批量买。但新手别单独去,水太深,容易被以次充好。我邻居大哥去年自己去水贝,想买个金手镯,结果差点买到镀金的,幸好他仔细,才没上当。
买回家咋保养,才能一直亮?
黄金看着结实,其实也娇气,保养不好容易变暗、变形。我总结了几个小窍门,你可以试试。
- 洗澡、洗碗的时候摘下来,洗发水、洗洁精这些东西会让黄金失去光泽,虽然能洗回来,但总折腾也麻烦。
- 运动的时候别戴,出汗多不说,万一磕到碰到,变形了就不好修了。我弟戴金项链打球,结果链子断了,丢了一半,找都找不回来。
- 不戴的时候用软布包起来,或者放首饰盒里,别跟银饰、玉器混着放,容易互相刮花。
- 要是变暗了,不用送金店,自己在家就能弄:挤点牙膏在软布上,轻轻擦几分钟,冲干净擦干,立马亮堂堂的。
其实买黄金首饰不用太紧张,就跟买衣服似的,自己喜欢、戴着舒服最重要。不用追求多贵的品牌,也别贪小便宜买不知名的。多逛几家店,对比对比价格和款式,哪怕是新手,也能买到满意的。我现在戴的金戒指就是当时货比三家选的,不算大牌,但戴着合手,越看越喜欢。